Thursday 18 April 2019

戲劇推薦:《我們與惡的距離》


最近看了這部戲劇作品《我們與惡的距離》,深深被劇情和人物之間的情感所牽動,好久沒看到這麼棒且非常寫實,能讓觀眾不斷反思自己的一部好作品。

故事開端透過一件無差別殺人案件為劇裡每個人物呈現不同的立場的關係者視角,讓大家看見被害者及加害者之間的心理,探究現今社會的人權法律的掙扎及了解精神病識,同時也反思媒體現象。

這部劇除了找來了賈靜雯擔綱要角之外,其他演員還包含溫昇豪、吳慷仁、陳妤、周采詩、林予晞、曾沛慈、林哲熹等,卡司都相當有看頭哦!

在這裡就做個簡單的故事介紹與分享啦~


在這部劇裡都在探究“到底什麼是好人, 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在現今的社會生活中,好人與壞人,似乎越來越難界定了,這裡有標準答案嗎?答案肯定是有,但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雖然一季只有十集,但每一集都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反思內容,內容也都是來自我們現實中所會經歷或看見的,也許我們不是當事人,不能理解他們內心真正的感受,但不得不去思考這樣現實的社會事件,無論是作為任何一種角色,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思考,怎麼去面對?才能更加從容,更有勇氣地生活下去。

我覺得這部劇裡每個視角的主人公都是主角,裡面所有角色的演技都發揮到極致,讓觀眾看清現實的真實面相。在劇裡可以看見不管是被害者,加害者還是辯護者家屬,大家都因為【無差別殺人案件】而壓抑自身的情緒,大家都無法釋懷,而這些壓抑的情緒不僅自身痛苦,就連身邊的家人也會受到牽連。


李曉明的無差別殺人案件讓整個社會動盪,大家都開始感受到恐慌與無助,但在眾人眼裡他是一個本就該死的人物,殺人就得償命,當然這也是大家所爭議的點,難道殺了人還要繼續厚顏無恥的活下去嗎?

在劇裡可以看到辯護律師王赦(吳慷仁 飾)為犯人爭取他應有的人權,並試著去探討背後的原因,讓社會大眾知道真相,但最後在輿論及大眾的壓迫之下,在還沒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政府不得直接判李曉明死刑。

當然宋喬安(賈靜雯 飾)與劉昭國(溫昇豪 飾)是夫妻,育有一兒一女,但兒子卻不幸成為李曉明殺人案件的死者之一,讓宋喬安一直背負自責,埋著傷痛拼命工作,想要藉由事業來填補空缺,白天她全副心力衝著收視搶著新聞,夜裡卻總是需要酒精才能入睡。與先生昭國本來就有理念上的差異,兒子走後兩人關係更是水火不容,她對自己的不諒解與怨懟轉而對昭國洩恨…當然劇中後續的發展兩人終於達到共識,一同面對傷痛,不再讓自己活在痛苦當中。


李大芝(陳妤 飾),她是李曉明的妹妹,與爸爸媽媽同樣遭到社會的排擠,一直遭受社會異樣的眼光及指責,大芝及家人都無法理解李曉明以什麼理由為殺人動機,一個好好的孩子怎麼就成了殺人犯?“沒有一個父母會養一個殺人犯20年”,從李爸李媽口中說出,在這裡你會一直反复思考,難道加害者的家屬就沒有活下去的權利嗎?難道他們也要與李曉明一起死去才能被原諒嗎?加害者家屬或許需要負上責任,但不應該就連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啊~

我與身邊的朋友討論這個觀點,大家都持著不同的想法,當然這沒有絕對的對於錯,只是在於你怎麼看待這件事,你想不想嘗試去了解背後的原因。


當然這裡也深刻探討現今媒體的亂象,新聞媒體也許為了收視率而亂下標或報不實的新聞內容,這些新聞是否得到查證?身為新聞業者難道就不能立個榜樣讓大眾了解真正事情的來龍去脈呢?還是只是一寐地與別家媒體爭收視而埋沒了自己的良心?導致社會上也湧出一班酸民進行攻擊,讓整個社會開始腐敗,這個亂象我們是否有能力去改正?這也是希望各界去探討的社會議題。

其實大家都有病,心理上的壓抑,焦慮,自卑,自責,執著,內疚,猶豫等等,大家都有這些黑暗面,只是在於你怎麼去釋懷,怎麼去面對它,希望大家都能夠在生活當中找到出口,好好的活下去,共勉之。

這部劇就在下星期日迎來大結局囖,大家記得要收看啦,希望能在這部好劇裡收穫些什麼得到些什麼,之後再來與我一同分享你的心得啦。


《我們與惡的距離》預告片